发布日期:2022-08-29 23:13 272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召开。
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两名。截至2020年,共有3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根据《关于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的通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位获奖者奖金金额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的奖金标准:特等奖奖金金额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金额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金额为15万元/项。
顾诵芬
Gu Songfen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提名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大中
Wang Dazhong
清华大学
--由教育部提名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苏·欧瑞莉(澳大利亚)
雅克·冈(法国)
理查德·戈登·斯特罗姆(荷兰)
藤嶋昭(日本)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阿兰·贝库雷(法国)
约翰·霍尔德伦(美国)
戴尔·桑德斯(英国)
哈罗德·海因茨·富克斯(德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